文苑撷英

李红艳 散文——《浓浓的土地情》

作者: 李红艳     时间: 2023-09-23     

浓浓的土地情


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,因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。想起艾青的这句诗,源于婆婆对土地的一种热爱,那是一种特别的情与爱。

婆婆祖籍河南,今年70岁了,年轻时,追随公公才来到了这片矿区。婆婆家共5口人,有三个孩子,全家就靠公公的那点工资维持生计。

婆婆的家住在蒲白白水煤矿矿区的渣道旁,渣道是矿井产生的废渣经过了多年的铺垫而成的,蜿蜿蜒蜒形成一道风景,闲时是矿区人散步休闲的好去处。当时矿上住房很是紧张,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在渣道旁开辟了一块地方,盖起了几间瓦房,开始了矿区生活。由于滨临渣道,渣石经常滑落于院中,婆婆和公公总是时不时地处于清理渣石的状态,那时生活都比较艰难,能有个立身之处实属不易,所以再苦再累,从不埋怨。

也就是这样的地理位置,婆婆和公公靠他们的双手在屋前房后硬是开辟出了一块菜地,婆婆的菜地倾注了她毕生的精力,那真的是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。

婆婆虽然没多少文化,但却种得一手好菜。菜地前后院加起来也就6分地大小的面积,但蔬菜种类丰富,春有菠菜、蒜苗、韭菜,夏有黄瓜、辣椒、生菜,秋有豆角、南瓜、葫芦等,菜地不仅仅是蔬菜,在垄边,有一排葡萄树,夏天长势喜人,紫色的葡萄串串勾人食欲,夏天回家,坐在小院,摘一捧葡萄,洗净慢慢享受,孩子们吃在嘴里,婆婆甜在心里,她会在黄瓜架下摘下嫩嫩的黄瓜,洗净让我们生吃,想想那段日子,觉得不仅仅是幸福,还有浓浓的思念。

婆婆种菜不仅是为了自家吃菜方便,还经常送给亲朋好友,最主要的是能贴补家用。为了这个家,婆婆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,日耕而作,日落而息,一干就是二十多个年头,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。

每次听婆婆讲起以前的事情我总是怀有很多好奇与迫切,这么多年她是多么的不容易。整理菜地不只是翻翻地、施肥、浇浇水这么简单,比这些更辛苦的是卖菜,但对婆婆来说是件值得兴奋的事情,这是一种成就感。卖菜的前一天晚上她总是把菜摘好、洗好、绑好,为第二天的工作节省一些时间。要保证蔬菜新鲜,时间不能太早,所以只有熬夜做这些事情,听家里人说她经常要忙到夜里一两点,然后四五点就去菜市场找位置,摆好菜摊,可以说几乎夜里很少休息。

记得刚到婆婆家,有一次帮她绑菜到夜里12点多,婆婆看我熬不住了,就让我先休息了。第二天我才知道,凌晨5点婆婆就拉着菜车出发了,直到中午12点多才能回来。回来时,她买了一些应季的水果、小吃,一边让我们解馋,一边讲述她卖菜的小插曲,别人怎么夸她的菜新鲜,什么菜卖得快,卖什么价格等等。

由于几个儿女都在外工作,菜地几乎靠她自己经营,我知道婆婆是把这个当成一份工作来干,这也是对她的一种认可。

婆婆的菜园一年四季总是满眼的青翠,横竖侧卧、姿态各异,丰富又好看,让常来渣道上散步的人们羡慕不已,也让我们随时可以吃到丰盛的绿色蔬菜。每次回家,我总会先跑到后院,看看各种菜的长势,拿起铲子去拔菜,体验一种别致的心情。

如今,家里就留下婆婆一人,为了方便照顾,我们把婆婆接来一起住进了楼房,生活条件是好了。可她却常常牵挂着那片菜地和那个属于她的家。每到周末,婆婆都会回家看看,继续在那片土地上忙碌着,她说那里是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,她舍不得,也放不下。每次一回到家,她总是注视着院里的一切,一个人默默的流泪,我知道这里有她的牵挂和不舍,她思念着这片土地,思念着在菜园帮她一起劳作的那个熟悉的身影……

周末,我陪着婆婆回了一趟老房子。虽然许久没有人住,但是屋后的菜地却是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。一进门,发现菜地里的菠菜挨挨挤挤,毫不相让,成为菜地的一道风景。换过苗的小葱,精神抖擞地如列队的士兵,泛着油光的香菜,在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香气。阳光下,满满的喜悦在蒸腾,我仿佛看到以前大家在菜地一起劳作的情景……

婆婆看着菜地,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,她拿起工具,将一捆捆新鲜的蔬菜都装进了袋子里,分给儿女,拿给邻居。鲜嫩的菠菜不论是凉拌、蒸菜还是下锅,都是极好的,关键这菠菜是婆婆亲手种的,吃出的味道是浓浓的亲情,我喜欢这种味道,这才是家的味道!

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,如今的我也和婆婆一样关心着那片菜地,周末带着孩子,跟婆婆一起,常回家看看,在地里种些喜欢的蔬菜,只要用心,这个渣道旁的小家还是我们永远的家,无论年代怎样变迁,用心与土地交流的虔诚是不可亵渎的。

(蒲白矿业  李红艳)

上一篇:梅方义 摄影——《秋韵》 下一篇:邢敏 摄影——《夏花绚烂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