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想交锋

品汉风汉韵源远流长,悟汉王刘邦管理艺术

作者: 苏昊     时间: 2023-11-28     

11月中旬,一个冬日暖阳的周末,我前往汉中市,去位于古汉台的汉中市博物馆参观游览。我的习惯是去一座城市后,一定要去当地博物馆游览,博物馆就像一座城市的窗口,在这里可以洞晓这座城市历史的奥秘,并感受它的现在、畅想它的未来。

汉中博物馆的藏品非常丰富,有历史文物、古代兵器、瓷器、玉器等,这些展品都有极强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。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褒斜古栈道陈列室,室内有七条栈道的模型,记录着古时人民的智慧与勇气,令人叹为观止。导游提到,褒斜道中最凶险的地方名叫“阎王碥”,看到这名字便不由感慨“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”。在石门十三品故宫陈列室中陈列着13方精品摩岩石刻,又称“汉魏十三品”。内藏摩崖石刻《石门颂》代表着古代隶书最高水准,还是“辞”“海”二字的来源处。此外,曹操的题字“衮雪”,行笔纵放不羁,确有波涛澎湃之势,充分表现出曹操的风采神韵与魏武精神。

通过本次参观,我学习到,汉王刘邦虽然只在汉中停留短暂四个月,但是汉中却成为了刘邦开启大汉基业的起点,而古汉台相传正是刘邦为汉王时的宫廷遗址。刘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以“善于管理”著称,他比项羽更老练,更懂得人心所需,也善于给人才发挥的空间。毛泽东同志在读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时,在将刘邦同项羽相比较之后,作过这样一个批语:“项王非*治家。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*治家。”毛泽东同志之所以对刘邦作出如此高的评价,主要是因为他从刘邦的身上,看到了作为一个*治家所应当具备的一些基本的胸怀与素养。

但是,史书有记载,早年的刘邦好吃懒做,又不肯下苦干活,整天坐吃山空,常被父亲训斥为“无赖”。在当年,能文能武的人不计其数,为什么“无赖”的刘邦最终成就了帝业?结合多位老师在思创课堂上对于“管理”的讲授,我对于刘邦的管理艺术,产生了三点思考。

一、知人善用精准人岗匹配

他的天下几乎是他手下的谋士将才为他打下来的,他能够根据每个人特质的不同,做到“人尽其用”“人用其忠”“人用其能”。刘邦将后勤交给萧何,保证了后方稳固;任命张良为参谋长,预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;让韩信来带兵,则战必胜,攻必取。

人才是企业永恒的资本和决定因素,作为企业的管理者,应练就一双慧眼,学会善识人才,做到善用人才。只有识人准确、用人恰当,辨其贤愚,端其良莠,让藏龙腾飞、卧虎猛跃,方可在如今激烈的企业博弈和人才竞争中前瞻布局、下好“先手棋”。

若要学会用人,应首先了解别人的优势,管理者可以从工作能力、个人品行、格局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观察,在使用人才时杜绝“盲点效应”,做到先看其长、后看其短,在用人所长的同时,更要能够容忍别人的短处。刘邦作为管理者能包容下属形形色色的缺点,极致发挥人才优势,这不仅有助于充分开发人力资本,更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舒适的工作氛围,有利于组织实现高绩效。

二、不拘一格发挥人才作用

刘邦能够不拘一格将不同背景、能力和经验的人聚集在一起,并使他们相互配合,共同实现愿景目标。他把贵族张良、游士陈平、县吏萧何、狗屠樊哙、商贩灌婴、车夫娄敬、强盗彭越等各色各样的人组合起来,让其各就其位、各司其职,赋能手下最大限度发挥才干。

在*总*《谈治国理*》中,我们可以发现 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是一个反复出现的词汇,如“寻觅人才求贤若渴,发现人才如获至宝,举荐人才不拘一格,使用人才各尽其能”“不唯地域引进人才,不求所有开发人才,不拘一格用好人才”“要不拘一格降人才,解放思想,慧眼识才,爱才惜才”等。结合人力资源本职工作,我认为在实际岗位中,可通过以下四点畅通人才发展通道。

一是建立多元化的人才招聘渠道。企业可通过多种途径招聘人才,如校园招聘、线上招聘,同时还可关注社交媒体、专业论坛等渠道,部分私人企业为了稳定员工队伍,还通过内部推荐的方式多措并举吸引各类人才。二是注重员工培训和发展。企业可通过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和发展体系,持续打通员工多元化发展通道,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打造人才竞争优势。三是营造积极的企业文化。一个倡导团队合作、鼓励创新和包容性等正向、积极的企业文化,有助于更好地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。四是实施人才梯队计划。企业通过做好人员储备,锻造人才梯队,给予优秀员工更多的晋升机会和空间,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。

三、善听“杂音”助力管理提升

通过史料记载,我们可以了解到刘邦应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,傲气十足。但这种性格下,居然常有人顶撞他,让他听到不同“杂音”,这并不是手下在挑战权威,而恰好印证了刘邦的魅力。事实证明,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总能善于听到不同声音。刘邦进入咸阳后,对秦王宫殿里的场面简直目瞪口呆,其中最引他注意的是秦始皇的龙塌,巍峨壮观,象征皇权与权力。但樊哙和张良坚决反对且十分尖锐,他们问刘邦是要天下还是做富翁。张良说得更明白,若非秦始皇的宫殿如此奢华,令老百姓无法生存而天下大乱,他又如何进得来?刘邦听后,决定退出咸阳,驻军霸上。

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,几乎时刻都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声音,其中定然对错混杂,但勇于、善于听到不同的声音是人品的体现。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。*总*指出,要容得下尖锐的批评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在实际工作中,当管理者越是形势大好或工作成绩突出时,越要注意倾听不同意见。形势大好也可能掩盖潜在问题,成绩突出又容易被冲昏头脑,而错误往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。古今中外,这样的教训不胜枚举。在形势好的时候,少听一点颂扬之词,对于我们工作不会有什么损失;多听一点不同声音,却能使我们增强忧患意识,保持清醒头脑,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上进的工作作风。

在陈实老师的《领导力与执行力》课上,向我们讲授了“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力”的观点,而刘邦的领导力为后人传颂不衰正是由于其管理艺术的深化内化。作为一名青年管理人员,应切实从刘邦身上学习其管理艺术,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,做到不断精进自己,有效自我提升,为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绵薄之力。(2302届—— 苏昊)

上一篇:启智思辩 墨香渐染 下一篇:察势者明 趋势者智